中国礼仪之争:历史、文献和意义

图书详情

作者:李天纲

格式:azw3/epub/mobi/pdf

出版社:C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22-03-21

ISBN:978-7-300272-54-2

作者简介:

李天纲,1957年生于上海,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、主任,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。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,获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、中国宗教以及上海文化研究。著有《金泽:江南民间祭祀探源》(2017)、《南京路: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》(2009)、《人文上海》(2004)、《跨文化的诠释:经学与神学的相遇》(2007)、《文化上海》(1998)等,主编《马相伯卷》(2014)、《徐光启全集》(2011)、《<万国公报>文选》(1998)等。

内容简介:

“中国礼仪之争”是发生在明末清初中国,扩展到欧洲,并对此后的西方和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大事件。争论的核心关乎中国人的祭祀仪式,如“敬天”“祭祖”“祀孔”等礼制。徐光启等儒家天主教徒皈依后保持祭祀,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则以“补儒易佛”的宽容态度加以容纳。这种做法后来受到怀疑,终于在康熙年间酿成冲突。莱布尼兹、伏尔泰、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参与论战,欧洲“汉学”对此形成一系列看法,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。本书使用新近公布的“中国礼仪之争”汉语文献,首次对这段历史做出详细描述,并指出其在明清史、教会史、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较经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。<br/>【作者】<br/>李天纲,1957年生于上海,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、主任,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。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,获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。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、中国宗教以及上海文化研究。著有《金泽:江南民间祭祀探源》(2017)、《南京路: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》(2009)、《人文上海》(2004)、《跨文化的诠释:经学与神学的相遇》(2007)、《文化上海》(1998)等,主编《马相伯卷》(2014)、《徐光启全集》(2011)、《<万国公报>文选》(1998)等。<br/>

相关链接:

网盘链接
购买链接

声明:书籍来自网络收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做学习试读,下载后请24小时内删除,侵权删!!!(联系:services@shopyii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