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学方法导论

图书详情

作者:傅斯年 著 朱渊清 导读

格式:azw3/epub/mobi/pdf

出版社:上海古籍出版社

出版日期:2019-05-01

ISBN:978-7-532589-22-7

作者简介:

傅斯年(1896-1950),山东聊城人,字孟真,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。1916年北京大学国文门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,任学生游行队伍总指挥,年底赴欧留学。先后在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大学、柏林大学学习。1926年回国,任教于中山大学。1928年参与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,并任所长。1936年后,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、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、北京大学代理校长、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。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。主要著作有《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》《<诗经>讲义稿》《史学方法导论》《民族与古代中国史》《性命古训辨证》等。朱渊清,上海大学思想与知识史研究中心主任,著有《知识的考古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2)、《书写历史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),主编《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》(上海大学出版社,2004)。

内容简介:

本书中的《史料论略》,可以说是傅斯年史学方法理论的充分阐释和总结。傅斯年认为整理史料的关键就在于比较不同的史料。他区别了直史料与间史料、官家记载与民间记载、本国记载与外国记载、近人著述与远人著述等等。其中,直史料与间史料的区分是更为根本的。根据傅斯年的看法,凡未经中间人改动的,是直史料;经中间人改动的,是间史料。但间史料并非就没有价值。没有间史料,就不易发现直史料的意义,而直史料本身又可以校正间史料。通过对史料的比对研究,就能推史学的研究。本书的出版,能推动史学、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。<br/>【作者】<br/>傅斯年(1896-1950),山东聊城人,字孟真,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。1916年北京大学国文门。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,任学生游行队伍总指挥,年底赴欧留学。先后在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大学、柏林大学学习。1926年回国,任教于中山大学。1928年参与筹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,并任所长。1936年后,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、国民参政会参政员、北京大学代理校长、国民政府立法委员。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1949年任台湾大学校长。主要著作有《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》《<诗经>讲义稿》《史学方法导论》《民族与古代中国史》《性命古训辨证》等。朱渊清,上海大学思想与知识史研究中心主任,著有《知识的考古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2)、《书写历史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9),主编《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》(上海大学出版社,2004)。<br/>

相关链接:

网盘链接
购买链接

声明:书籍来自网络收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做学习试读,下载后请24小时内删除,侵权删!!!(联系:services@shopyii.com)